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股票上漲的原理(系列二)-5個熊市的觸發點

股票上漲的原理》絕對是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投資著作,作者弗萊德烈克.柯布里克是一位以長期投資的方式創造優異表現的基金經理人,他在這本著作中試圖傳達他的長期投資心法,告訴我們如何找出一檔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並且如何支持自己能夠長期持有這檔股票5年以上之久,賺取十倍、二十倍、甚至是百倍以上的報酬。


對於同樣是一位價值投資者的我而言,我感到他在書中所提出的許多投資觀點與做法是相當受用的。而且都是可以輕易實踐的投資方法,關鍵是投資人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依照他所提供的觀點仔細研究每檔股票,並且做到長期持有的堅持。

 

這裡,我將提出這本著作中許多的關鍵投資重點,並且與我自己本身的投資哲學做對應與比較,由於篇幅過多,所以我將分成幾篇完成,此篇的重點在於作者認為發生熊市的主要原因。

 

弗萊德烈克.柯布里克的介紹:

作者是一位擁有三十多年經驗的基金經理人,他過去所管理的的基金表現相當優異與成功,其中一檔基金甚至榮獲《今日美國報》19981999年全星基金(All-Star Fund)的榮耀,創下有史以來同一支共同基金得獎兩次的記錄。

 

預測未來:

作者認為人類有一種認為自己能預知和控制未來的根本慾望,而恐懼、貪婪以及控制未來的慾望也驅使投資人試圖預測短期市場走勢,然而預測未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即便是丟擲10次硬幣而10次都是同一片朝上,也不過是一種隨機的運氣,不是一種「系統」。

 

許多市場的投資人或分析師試圖尋找出一套能夠掌握未來趨勢的「系統」,可怕的是當這套系統確實讓你獲利,你將陷入這套系統的陷阱之中,因為只要錯誤一次,就可能吃掉所有的獲利,甚至血本無歸。

 

作者在書中舉例一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這家公司號稱是由「全世界最聰明的投資人」所組成的團隊,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一位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任副主席,以及多名優秀的金融專業人才,他們的系統連續4年準確預測了市場走勢,為投資人帶來非常高的獲利,但在19988月,俄國政府讓盧布貶值並且宣布暫停清償外債,此事件影響全世界有價證券的流通性,在過高的槓桿與負債規模下,LTCM最後還是以倒閉收尾。

 

作者認為,沒有人能夠預測市場,因為影響市場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了,所以任何預測市場的行為形同拿自己的資金在賭博,與其預測進出場時機,不如了解自己熟悉的股票還容易得多。

 

以長期而言,影響一家公司股票最重要的兩項因素為:利率&獲利。

利率與股價成反比,利率上升,股價下降。獲利與股價呈正比,獲利提升,股價也會提升。利率的因素一樣也是無法預測,唯有自己掌握與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才能幫助自己預估公司未來獲利成長的可能性。

 

避免預測進出場的方法:

作者認為,投資人要避免因為情緒、恐懼與貪婪的因素進出市場,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可用的投資法則,作者提出一套買賣法則:

 



買進法則

賣出法則

令人信服的市值

到達目標價格

高獲利成長

經營團隊或策略改變

經營團隊執行力強

缺乏執行力

 

買進一檔股票,這檔股票得符合所有的買進法則,只要一檔股票符合其中一條賣出法則,就退場。

 

投資股市務必要有一套自己的買賣準則與投資法則,若是沒有一套可行的法則,投資人有如無頭蒼蠅,進出股市隨著自己的情緒判斷,這將會使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

 

如果股票市場遠超過其歷史市值,但卻沒有任何據說服力的理由(例如你的知識告訴你即將發生正面劇烈變化)來支持其高市值的話,請勿貿然買進。

 

當市場高估時,當然很難找到可以用合理股價買進的優質股票,以致無法填補持股的缺口,這沒關係,只要耐心等候,持續觀察就可以了。

 

觸發熊市的五個可能因素:

1.          持續高估。

2.          高利率、持續調升的利率,或造成升息且持續攀高的通膨率。

3.          公司獲利不佳。(等到民眾知道經濟步入衰退時,獲利不佳的情形通常已經非常明顯。如果經濟衰退是因為高利率造成,則表示高利率已經存在一段時間)

4.          油價飆升。

5.          戰爭(但不常見)

 

作者認為前三個因素是「三大引爆點」,投資人不能忽視這三項因素,否則損失將會慘重。美元貶值、貿易赤字增加、消費者信心滑落,或聯邦政府負債增加等新聞報導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但這些因素都已包含在上述五個因素內。

 

作者認為市場本身並不具預測功能,但許多人卻把它當成是預測的工具,有些人認為每次的大跌都是經濟即將衰退或出現某種大蕭條的徵兆,雖然這是決定投資人當年度賺或賠的主要原因,但是長期持久的市場波動也可能影響人們的感受與消費行為。消費者會在此影響下產生自我應驗預言,進而對經濟變化產生影響。所謂的財富效應是指當消費者看見房屋或股票大幅增值時,便願意多花一些錢;在看見房屋或股票大幅貶值時,消費則變得保守。

 

股市的漲跌與財富效應,如同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兩者彼此互相牽引著,我個人認為,股市的漲跌得分長、短期來看,短期而言,絕對是心理面的因素,長期而言,是基本面與心理面的結合,但基本面的因素較大。

 

個股的漲跌,短期而言,也會受到許多整體市場氛圍與整體市場的心理所影響,但就長期而言,所謂的長期是指10年以上之久,影響一家公司的價值包含經營決策、競爭環境、利率,獲利表現等基本面因素,所以,長期投資一家公司,我們應該注重的是這些基本面的問題,而不是去預測市場。

 

熊市發展的順序:

作者認為熊市發展是一連串事件的效應下所發生的,而且沒有人能夠預測,這裡我將作者的整體思路簡單化:

 

經濟基本面衰退(企業的獲利下滑) 悲觀的消息面 下跌的市場 一連串的金融事件或公司倒閉事件 最後一擊重大金融事件

 

我個人認為,其實,投資人的心理面才是牛市與熊市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在牛市時,通常市場伴隨著投資人狂熱的心理因素,此時所有人都相信未來只會更好;在熊市時,人們會變得極度悲觀,而所有人都只認為未來只會更糟。

 

如同作者的整體熊市發展思路,這些過程都是一連串心理效應,初期的幾個效應如同拳擊手比賽時不斷揮出的刺拳,刺拳,刺拳,最後再一記重重的右勾拳,擊潰了所有投資人的希望與信心,伴隨而來就是極度的恐懼與焦慮。

 

股市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所謂的修正期,而這些修正期是否將導致真正的熊市發生,我們可以觀察整個效應的發展情況,在我個人論述中,我把泡沫原因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泡沫的形成,第二個階段是泡沫的破滅:

 

第一個階段泡沫的形成:

 

1.          寬鬆的貨幣政策(低利率,寬鬆的債務取得條件)

2.          經濟呈現高成長的現象。

3.          企業獲利呈現高成長的現象。

4.          消費指數攀升。

5.          所有資產價格不段飆升,並超出實質價值許多。

6.          投資人陷入狂熱,所有人只相信未來會更好。

 

第二個階段-泡沫的破滅:

 

1.          經濟成長開始趨緩,甚至下跌。

2.          企業獲利下滑。

3.          緊縮的貨幣政策(持續一陣子的高利率或借貸條件緊縮)

4.          消費指數下降(民眾縮緊荷包)

5.          悲觀的消息不斷出現。

6.          所有資產價格開始鬆動或下滑,股市會最先反應。

7.          一連串的金融危機事件(國家或銀行)或大型企業發生倒閉潮。

8.          出現最重大的經濟危機事件。

9.          所有人只相信未來只會更糟。

 

幾乎所有的泡沫都是如此發生,一個景氣的循環週期,當處在一個擴張期的時段,也會發生幾次修正期,而後再持續攀升走高,每次發生修正期的時候,我都會仔細了解目前市場的處境是否符合以上的所有條件,尤其是以下幾個關鍵點:

 

1.          目前的貨幣政策。

2.          企業的獲利情況。

3.          有無重大的金融危機事件不斷持續發生。

4.          高峰時期民眾的心理面是否有狂熱的現象。

5.          股價相遠遠高出實質價值。(巴菲特指標)

 

以上這些關鍵點若是同時出現,則必須得小心,以長期投資而言,我會建議降低持股比例,倘若是處在一個較為複雜的情況,或是只有幾項,難以分辨時,我建議還是以巴菲特指標為主做好持股/資金比例,因為不管是什麼因素所造成的泡沫,泡沫的本質就是價格遠遠高出其實質價值,而泡沫一定會爆破,只是時間問題。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幾個泡沫的特質:

 

1.          我們的確遇到過許多週期性的小泡沫。

2.          個股發生泡沫的機率相當高。

 

股市的泡沫就像泡泡糖和肥皂的泡沫一樣,大小各有不同,但是卻有一個共通點:都會破裂。泡沫無法持久,因為它們沒有堅實的基礎作為支撐,許多泡沫都從狂熱開始,而狂熱純粹是一種情緒,不具體也不合理,可將其視為一種非理性。

 

非理性導致股票飆漲到知識和精闢分析都難以理解的程度,它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單一因素,也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非理性本身在初期階段很難察覺,因為如果容易察覺的話,就不會發生泡沫了。帶著興奮的心情相信事情的發展是造成非理性的主要原因,但投資大眾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仍然一無所知,得到的知識不是不完整,就是錯誤。

 

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人的情緒加上錯誤的資訊如何產生強大的力量,就連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也可能被誤導和愚弄。

 

投資之道:

 

作者在書中提出它的投資之道來面對詭譎的市場變化:

 

1.          每個泡沫都不一樣,因此投資人得有自己的投資法則來避免恐懼與貪婪。

2.          我們得盡可能了解我們手中的持股,了解這些公司的競爭優勢。

3.          密切注意多頭市場時,投資人的知識狀態,如果長期高成長的牛市再度出現,而且超高的市值是建築在高度滿期的基礎上時,那麼投資人就得確定這個時期是以知識作為支撐,也就是投資人是否過於狂熱。

4.          對投資標的一無所知或所知甚少的投資人本身就是一種警訊,因為當這類投資人變成多數時,就可能引發狂熱。

5.          不預測進出場時機反而可以激發知識與紀律,進而實踐逢低買進的原則。

6.          在經濟衰退時還是可以買進。重點是得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

7.          以合理的價格買進股票,賣出不合理高漲的股票。

8.          公司出現不正常的高成長時,得小心有詐。

9.          一家公司為了持續成長而需要更多的客戶,當它們需要的客戶人數超過實際可能的供應量時,成長將會趨緩,此時就是賣掉股票的時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