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劵在握的每一版都有它的獨到之處,羅伯特本人每次都會在最新版中做了許多的修正,使得原本的論述變得更為有條理,而這版的前言更是由我相當崇拜的大師,橡樹投資公司的經理人霍華德.馬克思所提筆,霍華德是一位邏輯相當清楚的投資大師,他的文章總是能夠一條又一條,將他的思維在文筆中分析得相當清楚,由他本人為這本書所撰寫的前言,詳細分析了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內容相當精彩與有條理,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在這裡,我將簡要的敘述霍華德.馬克思他本人在此著作的前言之中,所分析的巴菲特成功之道(以下內容是直接轉述與翻寫書本中的內容):
1.
他超級聰明:
美國的一位暢銷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在他的著作中「異數」中提到,成就豐功偉業並不需要擁有高智商,只要夠聰明就好。
霍華德認為巴菲特的智商或許超過130,只是他一點也不會刻意展現這些不重要的智商。他總是對問題直指核心,並提出有根據的有利推論,而且,即使事情一開始並非與他所設想的發展,但他卻總是可以保持耐心,平心靜氣堅守自己的推論。
每次他做出一個決定,並不需要花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的時間考慮,他也不需要考量每個數據,只要掌握到重要的數據就可以,而他很清楚那些是什麼數據。
2.
他堅守一個整體哲學觀:
許多人認為世界不斷的變化,所以我們必須不拘一格,並改變適應的方法,以便跟上最新的變化。然而問題在於,沒有人真的知道未來的世界將如何變化。
相反的,巴菲特知道他自己有那些不懂的領域,並堅守在他了解的領域。馬克吐溫說的:「讓你摔一跤的往往不是你不了解的事,而是你自己為很了解,但卻和你以為的不一樣的事。」巴菲特只投資他所能理解的產業,超過他所認知的產業範圍之外,他絕不投資,然而更為厲害的地方是,當市場某個產業或公司正在振翅高飛之時,許多人受不了誘惑,也想跟著雞犬升天,而他卻仍然處變不驚。
3.
他的心理狀態夠彈性:
巴菲特雖然堅持著自己的投資原則,但卻也並非一層不變,重點是要知道何時需要改變與如何改變。
巴菲特在初期原是採用他的恩師葛拉漢的投資方法,這個方法是買進被市場放棄的股票,特別是股價比公司淨現金還低的股票,此方法被稱為「檢菸屁股」。不過,受到他的合夥人與費雪的投資觀所影響,改成投資由優秀經營者所領導,具又高護城河,而股價也合理的優質公司,此投資方法沿用至今。
堅持與彈性,永遠是兩難的問題,更何況是投資,然而巴菲特卻掌握得很好。
4.
他不會情緒化:
很多阻礙成功的因素與人類的情緒有絕對的關係。當行情走高時,大部分的人會變得貪婪,有自信,情緒亢奮,然後忘了獲利了結,甚至持續加碼。當行情走低時,大部分的人又會變得情緒低落,充滿恐懼,選擇便宜貨虧錢賣出股票。
很明顯的,巴菲特對於這一切的情緒似乎完全免疫。買股與賣股並不會被市場所影響,完全尊崇自己理性的思考。
5.
他會逆向操做,而且打破成規:
一般投資人都認為就是應該跟著市場趨勢操作,但最厲害的投資人卻是與大眾相反,會在關鍵的時機採取不一樣的行動。但是光是做與別人不一樣的事還不夠,重點是你還必須有足夠的智慧了解別人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是錯的,然後理性的判斷怎麼做才是對的,還得有膽識與別人反著做。更慘的是,在市場上為證明你是對的時間,你還得忍受比他人更久的煎熬。
要做到反其道而行,真的不容易,但是巴菲特卻總是成功逆勢操作,而且很自在。
6.
反週期操作:
投資行為包含了對未來預測,但很多厲害的投資人會接受一個事實,也就是他們其實無法預測總體經濟的未來,包括政治、利率、市場波動等,這時,反週期操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經濟好轉,公司獲利增加時,股市的上漲持續誘惑著投資人押入更多的資金,推身著股價,但是買進升值的資產並不會帶來優渥的投資報酬,反之,當經濟情況與公司的獲利不佳時,此時反而才能買到物廉價美的公司股票。
要做到這點不容易,投資人必須夠理性、沉著、聰明、耐心,才能做到這點。
巴菲特一再證明他能夠做到許多人所不能做到的地方,當然也包括他能夠反週期操作,他在2008年,以50億美元買進高勝與奇異的10%優先股,在2009年以340億美元買了柏林頓北方鐵路公司,今日回頭再看這兩項投資的項目,哪個不是翻了數倍之多。
7.
長期聚焦且不受波動影響:
現金的投資人的投資週期已經愈來愈短,原因可能是媒體愈來愈注意投資成果,這也影響了投資機構與它們的客戶。
巴菲特有兩句名言:「持有期限,就是永遠。」「我寧願每年可能上下起伏15%的獲利,有不要穩定的12%。」這就是他堅持長期投資好公司的想法,並把所得再投入,以此賺到複利,而不是每年變更投資組合。這不僅讓他不至於在波動期間離開市場,更讓他利用市場的波動賺取獲利。
8.
他敢在最好的投資點子上下大注:
在所謂的審慎投資管理中,分散投資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環,雖然這樣做可以分散風險,但同時也會降低淺在獲利,但是巴菲特卻有著不同的做法。
巴菲特說:「我們採取的投資策略,絕對不會跟隨一般的分散投資教條。很多投資權威可能會因此認為,我們的策略風險一定比墨守成規的投資人更大。但我們認為,如果能提升投資人多思考一家公司,以及在買進之前能夠對該公司經營感到放心,集中投資策略就可以大幅降低風險。」
巴菲特非常明白,絕妙的投資點子很少出現,所以他不輕易出手,而且只要他看到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他就敢下大注。主因是他會投資他相信的公司與經營者,並不會分散投資到他較少研究或不理解的公司,或是只會了降低做錯的投資風險而刻意去分散。
9.
他願意維持不行動的狀態:
大部分的投資人表現得似乎得隨時進出買賣才能顯示自己積極的投資行為,這樣才能夠顯示自己的聰明,他可以一直找出好的投資標的。但是最好的投資機會,絕對是罕見的例外,所以這也表示了,你不會隨時遇到好的投資機會。
巴菲特很願意長期不採取投資行動,他用打擊棒球的概念來詮釋,只有當球落入了完美的打擊點才會出手,所以他一向堅持,只有看到吸引人的投資機會,才會進場投資,而且大筆投入。
10.
他不必擔心會丟到工作:
一般的基金經理人,會擔心大膽的行動會害自己被公司開除,或是客戶會跑掉,因此只能採取最「合適」的行動,只做會被認為較為謹慎與不具爭議性的事,但在投資市場中,往往只有大膽的投資行動才能創造最高的獲利。
很明顯的,巴菲特並不需要擔心會被炒魷魚,即使市場不好的時候,也沒有顧客可以把資金抽離,他們甚至要求他買更多,這使得他更能夠以自己的意念執行他的投資。
(以上10點直接轉述或翻寫來自”巴菲特的勝劵在握之道”之前言)
理論上,很多人可以做到巴菲特過去將近60年所做的事,以上所提到的特質其實很平凡,更不需要超高的智商,只是我們得克服以下幾項人性難以根除的傾向:
1.
恐懼。
2.
貪婪。
3.
沒有耐心。
4.
不夠理性。
5.
從眾。
6.
自大。
7.
輕易放棄。
然而,我必須承認,在現實中,以上都是很難做到的事,然而若是你能克服以上這些人性的傾向,加上懂得價值投資之道,懂得分析一家公司的體質與正確估價的技術,在時間的累積之下,其實你也可以創造可觀的財富。
智股網
執行長
洪盛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