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五個方法,教你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會花大量時間閱讀,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你的人生有著絕對的助益。



以下,我將提供五個好方法來幫助各位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各位都聽過所謂的10,000小時法則嗎?這是由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異數中所提出的理論,也就是要成為所謂的天才,其實必須經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方能錘鍊而成,例如莫札特六歲就會作曲,但直到29歲所寫的第九號鋼琴協奏曲才真正展現他的原創精神,披頭四在1964年才初嘗了成功的滋味,但在那之前已做過了1200場的演出,比爾蓋茲創辦微軟之前,就已經寫了七年的程式設計。



但在“Malcolm Gladwell 其實是錯誤的”這篇文章中,這些針對10,000小時法則做研究的人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們寫道: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程度的做法,方能使某人成為世界級的人才。



如果10000小時法則並不是一條可以使某人成為天才的通用絕對規則,那麼在真實工作的世界中,要成為世界級的人才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





5小時刻意的學習安排,讓你不斷前進:

這時,又有某位作家開始提倡所謂的五小時法則理論,所謂的五小時法則,就是儘管平時非常忙碌,但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每天至少一個小時,或每週五個小時,必須用來執行刻意的學習。



提倡5小時法則的作家說到,現今許多知名的企業領袖,包含Bill Gates、巴菲特、歐普拉等人,都有個驚人的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會持續進行大量的閱讀與思考這兩項活動。以下是這位作家針對這兩項活動的解析:



1.          閱讀:

在這每天至少一個小時或每週五個小時的時間中,必須用來閱讀。



根據HBR的文章敘述,“NIKE的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在他的個人圖書館裏,你會對他的藏書之多感到相當驚訝。



歐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說過她的成功大部分來自於閱讀:書是我得到個人自由的通行證,她分享了多次有關她的閱讀習慣。



不只是以上這兩位知名人士,還有許多知名的領袖也有相同的閱讀習慣:




  1. 巴菲特每天花五到六個小時閱讀五份報紙和500頁公司報告。
  2. 比爾·蓋茨每年讀50本書。
  3. 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每兩週讀至少一本書。
  4. 據他的哥哥說,伊朗·穆斯克(Elon Musk)每天閱讀兩本書。
  5. 馬克·庫班(Mark Cuban)每天閱讀三個多小時。
  6. Home Depot的聯合創始人亞瑟·布爾(Arthur Blank)每天讀兩個小時。
  7. 億萬富翁企業家大衛·魯本斯坦(David Rubenstein)每週讀六本書。



2.          思考:

在這五小時的的時間中,思考也是很重要的活動項目之一。



美國線上AOL首席執行官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讓他的高級團隊每週花費四個小時的時間思考。LinkedIn首席執行長Jeff Weiner每天安排兩個小時的思考時間。 價值2.5億美元的O2E品牌公司創始人Brian Scudamore每週花費10個小時來思考。



當億萬富翁Ray Dalio犯了錯誤時,他將其登錄到公司所有員工的公共系統。然後,他和他的團隊安排時間找到根本原因。億萬富翁企業家薩拉·布萊克利(Sara Blakely)是一位長期的記者。在一次採訪中,她分享了她有20多個筆記本,她記錄了所有發生在她身上的可怕事情和當事情處理好之後所學習的經驗。



5個小時夠嗎?

閱讀,是自我學習方法中成本最低的一種,我個人一直認為,一個人要突出,絕非只是專精在一樣事情之上,因為專精只是基礎,一個人要能脫穎而出,需要多面向的知識來使自己的思維更為廣闊,如此才能做所謂的多面向思考,看見別人所沒發現的,想到別人所沒想到的。賈伯斯就是絕佳的例子,他年輕轍學的時期,跑去學習書法,不要小看這部分的經驗,我相信他學習書法的經驗幫助他建立了在當時異於科技業中的審美觀,以及他那對美的堅持。



事實上,就我個人的認知,每周五個小時的閱讀與思考,其實是不夠的,我個人認為一週至少需要10個小時的時間閱讀與思考,而且得堅持做到持續性。好吧,許多人一定會說大家都很忙,工作的工作,應酬的應酬,陪小孩的陪小孩等,不說一小時,就連半小時可能都會有問題,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藉口,因為時間是安排出來的。



養成閱讀習慣的5個好方法:

養成閱讀與思考的習慣,一開始絕對要有毅力來執行,只要有心,就能安排出時間來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閱讀對自己有益的書。在初期養成習慣的過程中,重點是持續性,也就是這些活動的進行盡可能不要間斷,加以時日後,就能養成習慣。就如同運動一樣,養成習慣運動的人都知道,只要停下幾天時間沒去運動,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我在這裡將提供幾項技巧來幫助各位養成閱讀的習慣:



1.不要設定太高的目標:
一開始,設定一個讓自己較容易做到的目標,例如每天由15~20分鐘開始,使自己較能夠次次成功達陣,如此將更容易激勵自己做到,而後再慢慢增加時間。

2.持續進行,不要間斷:
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漸漸養成習慣,養成習慣後,不找時間閱讀或思考,反而會覺得不對勁,覺得頭腦變遲鈍了。

3.優先閱讀自己喜歡的書:
養成習慣之前,可以優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雜誌或書來閱讀,如此較容易使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即便已養成閱讀習慣之後,有時一開始無法專注下來,也可以優先選擇一些較輕鬆的雜誌或書,使自己先進入專注的狀態。

4.盡可能閱讀紙本的書:
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並非不可,但平板的功能太多,很容易就會分心,有時line的訊息通知,有時臉書的通知,好不熱鬧。盡可能排除會讓自己分心的事物,如此也能幫助自己進入閱讀的狀況。

5.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
找出適合的環境或是自己喜歡的環境,也是很好的辦法之一。就我個人的習慣而言,有時我會到咖啡廳的某個角落坐下來靜靜的閱讀,有時我也會在自己辦公室角落邊的躺椅上閱讀,這些都是能夠讓我很快進入閱讀狀態的地方。在初期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可以自己嘗試一些不同的場所,找出專屬於你自己喜歡的角落,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閱讀,其實並不需要限制自己一定要讀多少的量,就我個人的習慣,當我看到書中某段具有及深度意義的內容,我會開始進入深度的思考,有時我會利用書的內容來做自我反省,有時是找資料來驗證作者的說法,有時會聯想出更多的創意點子,有時是思考作者所提出的做法是否具有實質的可行性等。所以可能才不到10頁的內容,卻會用上的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思考,這才是閱讀的重點,在吸收了新知識後,解析它,驗證它,揣摩它,最後並取之所用。



選擇的書籍,並非一定要所謂的專科書,這是許多人誤解的地方,很多人每當聽到某某成功人士花大量的時間閱讀時,第一直覺就是認為他們一定都是在讀專科書,例如比爾蓋茲一定是閱讀跟程式設計有關的書,巴菲特就一定是閱讀跟投資有關的書,張忠謀一定也是閱讀跟晶圓技術有關的書,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閱讀的書琳瑯滿目,只要是他們有興趣的書,他們都會閱讀,包含政治、經濟、趨勢、歷史、管理、醫學等。



總之,這些能夠好很久的成功人士,就我個人的觀察,幾乎都是好學之人,他們用大量的時間來閱讀、學習、思考,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當然,際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管你是創業家或是在職場上努力工作的人,甚至是家庭主婦也一樣,閱讀絕對能豐富你的人生。



智股網  投資執行長

洪鑑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